兩餸飯並非新事物,早於1980年代已存在於香港工廠、醫院、機場及碼頭等的職工飯堂,以及設於大專院校的師生飯堂,作為一種碟頭飯供顧客於店內食用,也可裝於飯盒供客人外賣,在2000年代初已有兩餸飯外賣店專門提供此種飯菜兩餸飯在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疫情於2003年2月傳入香港後曾流行一時,當時疫情一度擴大,食店無顧客入內用餐,除多了兩餸飯外賣店,也有部分餐廳改賣兩餸飯飯盒,隨後經濟復甦,兩餸飯專門店數量減少,但部分茶餐廳仍有售,草根階層市民也常以兩餸飯裹腹。
2020年1月底因2019冠狀病毒傳入香港,在疫情影響下各類食店都變得冷清,而在全球防控疫情下,許多經濟活動都陷入停頓,從事旅遊、客運及餐飲的部分市民直接受到疫情打擊,收入大減,加上2020年3月起禁止食店在晚上6時後提供堂食,此項限制措施斷斷續續一直持續至2022年年中,期間在晚市仍營業的食店只能提供外賣,許多茶餐廳惟有順應時勢改賣兩餸飯維持收入,只售賣兩餸飯外賣飯盒的專門店也再次復興,也有不少食店,包括連鎖經營的港式快餐店也因應在晚市只能提供外賣,於是推出自選兩餸、三餸及湯水,但不包括白飯的套餐,顧客也可以加錢購買白飯,雖然買「淨餸」的價格會比連白飯的兩餸飯飯盒高,但「淨餸」餐盒的餸菜份量會比供一人食用的兩餸飯飯盒多,再配上在家中煮好的米飯,便可與家人一起分享買回家的餸菜。
美國駐港總領事梅儒瑞也曾到兩餸飯店排隊購買兩餸飯外賣,並且稱實惠又美味。就連中國遊客也在香港街頭品嚐兩餸飯飯盒。
主力售賣兩餸飯的食店通常會將放有各式餸菜的器皿擺放在透明的櫥窗內,方便顧客觀看有沒有心儀選購的餸菜,當客人點菜後,店員便隨即將客人選擇的餸菜裝到盛放有白飯的飯盒或碟子,客人付款便可將飯盒拿走或在店內食用碟飯。
受到疫情影響,香港經濟受損,有不少市民失業,失去主要收入來源,相較於茶餐廳、美式快餐及港式快餐,兩餸飯因便宜、分量又足夠,成為失業及低收入人士在午、晚餐的必然之選。
此外,近年來香港的食材價格飆升,買兩餸飯回家吃比起自己去街市、超市買鎹煮飯更為實惠。
性價比
大部分出售兩餸飯的店鋪可以讓客人加錢,選擇更多種類的餸菜,如三餸飯是指三款小菜及米飯的飯盒。
相較於同樣屬於中下階層平民食肆的茶餐廳及港式快餐店,在兩餸飯店可以用便宜得多的價格買到相似的飯菜,至於品質則因店而異。
雖然買「淨餸」的價格會比連白飯的兩餸飯飯盒高,但是「淨餸」餐盒的餸菜份量,會比供一人食用的兩餸飯飯盒多,再配上在家中煮好的米飯,便可與家人一起分享買回家的餸菜。
相較於茶餐廳、美式快餐及港式快餐,兩餸飯因為便宜、分量又足夠,成為失業及低收入人士在午、晚餐的必然之選。
即使是在職家庭也因為街市、超市的食材加價,自己買餸燒菜煮飯的開支比買兩餸飯還貴,寧願買煮好的飯菜回家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