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全城熱話當然是劇集《刑偵12》,當中兩位男主角刑凱與丁洛風的人格呈現出明顯的解離特徵,具有臨床上所稱的「人格解離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簡稱DID)表徵。此劇除了詭異、懸疑和燒腦,它也讓我們了解什麼是人格解離障礙!
人格解離障礙(DID),又稱多重人格障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精神現象,特點是個體在意識、記憶、身份或行為上出現兩種或以上相互獨立的「人格狀態」。患者常因遭受極端創傷——特別是在童年期間——而無法整合自己的情緒與記憶,轉而透過心理分裂將痛苦隔離至特定的「人格」,以達到心理防衛的作用。
情緒突變與人格間失憶 展現DID特徵
刑凱的角色表面上是一位「怪胎」探員,冷靜、理性、近乎機械式地處理案件。然而隨劇情推進可見其內心藏有難以言說的黑暗與創傷,他在某些情境中會突然切換情緒與行為模式,呈現出判若兩人的反應,甚至無法記得自己所做的某些事。這樣的「人格間失憶」(Amnesia between Alters)是DID的重要臨床指標。
主次人格的二元對立
丁洛風表面上是一位警司,堅守法律與正義;但隨著劇情展開,他內心的黑暗逐步浮現,甚至懷疑自己涉入某些離奇案件。這種自我懷疑與身份混淆,加上夢境與現實的模糊界線,亦呈現出DID中常見的現象,如「幻覺」(主觀感覺到「另有其人」)、人格轉換時的記憶斷裂等。丁洛風可能的解離人格具備報復、暴力、反社會傾向,與其原有人格截然相反,這也是DID中「主體人格」與「次人格」常見的二元對立(如天使與惡魔、順從與反抗)結構。
DID多源於童年創傷 透過心理解離封存痛苦
DID通常源於童年時期遭遇嚴重創傷,例如長期的性虐待、家庭暴力或重大失落。當孩子無法承受極端痛苦時,便會透過「心理解離」(Dissociation) 的方式,將創傷經驗封存於潛意識中,並產生一個或多個替代人格來承受壓力與情緒。這是一種心理自我防禦機制 (Defense Mechanism),使主體人格得以在創傷環境中存活。長期下來,這些人格會逐漸獨立,導致人格分裂的現象。
治療方法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為核心,例如處理創傷經驗並整合不同人格,幫助患者 「認識、接納、整合」內在的不同自我,在安全的關係中修補過去的創傷,重建完整與穩定的自我認同。治療可分為不同的階段:首先是幫助患者建立安全感與情緒穩定,其次透過創傷治療與內在對話促進人格整合,最後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與支持系統,讓患者逐步重建自我。
究竟刑凱與丁洛風他們還有多少個隱藏人格?是劇集將 DID 誇張了? 還是真有其事?筆者還是不予置評! |